9 月 15 日 AI 行业应用新闻深度汇总​

行业洞察 · 实践沉淀 · 持续进化

9 月 15 日 AI 行业应用新闻深度汇总​

2025-09-15 03:12
admin

AI 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推动产业变革​

在 2025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AI 的影响力展露无遗,近千个应用场景全面覆盖内容生成、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多元领域。就 “AI + 工业质检” 场景而言,相关系统凭借先进的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技术,针对轮胎内部复杂缺陷的识别准确率成功突破 97% 大关。这一成果背后,是深度学习算法经过海量轮胎质检数据的反复训练,对轮胎的纹理、结构变化具备敏锐感知能力,能精准区分正常与缺陷状态,极大提升产品出厂质量把控。“AI + 车联网” 领域同样成果斐然,车企借助 AI 技术实现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升级。例如,智能座舱可依据车主驾驶习惯、实时路况,智能规划通勤路线,还能自动调节车内温度、播放偏好音乐,为驾乘者打造个性化舒适体验;智能驾驶方面,通过对路况、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分析,实现更精准的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助力车企在智能化赛道上加速转型。​

今年,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行 “AI+” 行动,各地纷纷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 AI 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呈井喷之势,促使 AI 应用从浅层次的概念验证迈向核心业务流程的深度嵌入。与此同时,可信数据空间的构建进程也在加速。可信数据空间通过区块链、加密算法等技术,保障数据在存储、流通、使用环节的安全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为数字经济筑牢数据基石。AI 技术与可信数据空间融合潜力巨大,一方面,AI 可挖掘分析海量可信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另一方面,可信数据空间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数据资源,两者协同将重塑行业产业生态,催生更多创新商业模式 。​

2025 年服贸会展现数智医疗新图景​

在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数智医疗领域多点开花。中医药领域迎来创新突破,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首次亮相。该一体机集成中医经络学理论与现代机器人控制技术,通过精准识别头部经络穴位,运用按摩、推拿等手法,实现对紧张型头痛的有效缓解。其体积小巧、操作便捷,便于在家庭、社区医疗场景推广。广安门医院发布的 “广医 岐智” 大模型及相关全流程体验平台同样备受瞩目,大模型整合海量中医古籍、临床病历数据,可辅助中医师进行智能辨证论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中医诊疗方案,还能开展中医健康科普、疾病预防指导等服务,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医工融合成果显著,多款手术机器人惊艳登场。微波水刀具身智能新型手术机器人利用微波热效应与水刀精准切割技术,在肿瘤切除手术中,能精确分离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极大提升肿瘤切除的精准度,减少对周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AI 视觉重症监护预警系统已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落地应用,通过对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影像信息等进行实时分析,可提前数小时预测病情恶化风险,为医生及时干预争取宝贵时间,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儿童健康领域也因 AI 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智能眼底照相机专为基层眼健康筛查设计,操作简便,能快速、准确拍摄儿童眼底图像,借助 AI 图像识别算法,自动检测常见的眼底疾病,如近视、斜视、眼底病变等,将专业眼健康筛查服务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儿童眼健康筛查覆盖率。陪伴型机器人在高功能孤独症早期筛查与康复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模拟各种社交场景,与儿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分析儿童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行为特征,辅助医生进行孤独症早期筛查。在康复训练阶段,机器人可根据儿童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以游戏化形式引导儿童参与训练,提高训练依从性与效果 。​

DeepSeek 取得系列进展​

8 月 21 日发布的 DeepSeek-V3.1 版本在技术架构上实现重大革新,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允许用户根据任务需求在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间灵活切换。面对复杂编程任务时,思考模式启动深度推理机制,对代码逻辑进行细致分析与优化,在编程智能体测试中表现远超同类产品;非思考模式则适用于常规任务,大幅提升处理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该版本还在参数精度上进行优化,采用 UE8M0 FP8 Scale 参数精度,专门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特性进行适配,充分挖掘国产芯片算力潜能,提升模型在国产硬件平台上的运行效率与性能表现 。​

9 月 12 日备案的 2.1 亿元项目颇具战略意义,将建设规模达 300P 的 AI 算力中心,其中部署 120 台华为昇腾 910C 服务器。该算力中心专为 DeepSeek 模型训练与推理服务打造,为模型的持续优化、性能提升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凭借海量数据与强大算力,DeepSeek 模型可在更多复杂任务中进行深度训练,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与准确性。​

在行业应用方面,DeepSeek 已在多家医院完成本地化部署,深度融入医疗业务流程。例如,辅助医生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快速识别影像中的异常病变,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建议;参与病例分析,挖掘疾病潜在规律,助力精准医疗。在政务系统中,DeepSeek 帮助政府部门实现智能办公,如政策文件解读、民众咨询智能回复等,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DeepSeek 与比亚迪 “璇玑架构” 实现全面对接,赋能汽车智能化升级,提升智能座舱交互体验、优化智能驾驶决策算法等。此外,达观数据等企业将 DeepSeek 与 RAG 框架结合,构建可灵活配置的智能中枢系统,为企业知识管理、业务决策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官方预计 2025 年底发布的具备 “自我进化” 特性的新型智能体模型,有望突破现有模型局限,具备自主学习、自我优化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中展现更强适应性与创新性 。​

“AI + 产业” 成投资风口​

在 2025 外滩大会 “全球 AI 投资展望” 论坛上,业内投资人一致认为算力、Agent 和 “AI + 产业” 已成为当下 AI 领域投资的核心风口。算力作为 AI 发展的底层基石,随着 AI 模型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复杂,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蚂蚁集团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在算力层进行大量战略投资,布局数据中心建设、高性能芯片研发等领域,为自身及行业内 AI 业务发展筑牢根基。京东方将 AI 提升至企业战略高度,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支持 AI 研发与产业升级。在显示技术领域,借助 AI 实现面板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积极探索 AI 在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应用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拓展业务边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从 Wind 数据来看,截至 9 月 14 日,基金业绩排名前 20 强的产品投资策略出现明显倾斜,几乎都将核心仓位集中指向 AI 相关领域。以永赢科技智选为典型代表,其年内收益接近 1.9 倍,成绩斐然。该基金精准布局 AI 产业链,涵盖 AI 芯片、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优质企业,充分享受 AI 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随着 AI 技术在各行业渗透加速,相关企业业绩增长预期良好,吸引众多基金加大对 AI 产业投资力度,推动资金持续流入该领域,进一步促进 AI 产业繁荣发展 。​

AI 应用市场持续增长​

Sensor Tower 发布的《2025 年 AI 应用市场洞察报告》揭示了 AI 应用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2025 年上半年,全球生成式 AI 应用下载量近乎达到 17 亿次,应用内收入高达 19 亿美元,下载量环比增幅达 67%,收入较去年下半年实现翻倍。用户使用时长累计超 156 亿小时,日均使用时长约 8600 万小时,会话次数多达 4260 亿次,全球人均会话次数约 50 次。这些数据清晰表明,AI 应用已从早期的小众探索阶段,迅速迈向大众普及阶段,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增长引擎 。​

从用户画像来看,AI 应用初期核心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他们对新技术接受度高,热衷探索 AI 在工作、学习、娱乐等领域的应用。但如今,像 ChatGPT、Gemini 等头部 AI 应用,通过优化产品功能、界面设计,增加情感陪伴、生活助手等功能模块,成功吸引大量女性用户。以某头部 AI 应用为例,通过推出美妆教程生成、亲子食谱推荐等功能,女性用户占比从最初的 20% 提升至 35%,受众群体日益多元化。用户使用场景也大幅拓展,从工作中的文案撰写、代码生成,学习中的知识答疑、语言翻译,逐渐延伸至健康保健领域的智能健康监测、健身计划制定,娱乐领域的 AI 游戏互动、虚拟偶像陪伴,烹饪领域的个性化菜谱推荐,个人理财领域的智能投资建议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

在市场竞争推动下,AI 技术正加速向各移动应用类别渗透。照片编辑类应用集成 AI 图像增强、智能抠图功能,能一键将普通照片处理成专业级大片效果;营养饮食类应用借助 AI 分析用户身体指标、饮食偏好,定制个性化营养食谱;翻译类应用依托 AI 实现实时语音翻译、文档翻译,翻译准确率与效率大幅提升;视频编辑类应用利用 AI 进行智能剪辑、特效添加,降低视频创作门槛。对于垂直应用而言,融入专业、细分的 AI 功能已成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必要条件。同时,AI 应用的数字广告支出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一倍多,Adobe、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成为主要广告主,社交媒体平台如 YouTube 和 LinkedIn 成为广告投放核心渠道。广告创意聚焦于图像生成功能,通过展示生成可爱卡通动物形象等趣味性内容,突出 AI 应用的易用性与趣味性,吸引更广泛大众用户 。​

AI 技术应用成文化论坛焦点​

在 2025 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上,AI 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成为热议焦点。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得主乔尔・海尼克基于自身丰富的电影制作经验指出,AI 技术为电影场景搭建与特效制作带来革命性变革。在电影《阿凡达》续作中,利用 AI 生成逼真的外星生物、奇幻的自然环境,极大降低特效制作成本与时间。通过 AI 算法,可根据导演创意快速生成多种场景设计方案,供创作团队筛选优化,大幅提升创作效率,让制作完整电影的流程更加高效、多元,甚至能实现以往因技术或成本限制而无法完成的创意构想 。​

腾讯开悟平台负责人刘林表示,AI 与人类组合在文化场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且将愈发普遍。以游戏行业为例,AI 可生成智能 NPC,具备更丰富的行为逻辑与情感反应,与玩家互动更加真实自然,提升游戏沉浸感与趣味性;在数字艺术创作领域,艺术家借助 AI 绘画、音乐生成工具,突破传统创作思维局限,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全新作品。AI 负责处理基础、重复性工作,人类则专注于创意构思与情感表达,两者优势互补,将开创更多新颖的文化体验形式 。​

电视剧《三体》导演杨磊强调,AI 在影视应用中需坚守边界。虽然 AI 可辅助剧本创作、场景搭建、特效制作等环节,但影视创作的艺术本质在于通过故事传递情感、引发思考,这一核心价值无法被 AI 替代。在影视创作中,应合理运用 AI 技术提升效率、丰富表现形式,同时创作者要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真挚情感和独特视角进行创作,确保影视作品的艺术灵魂不被技术掩盖,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共生 。​

GOSIM HANGZHOU 2025 大会聚焦 AI 创新​

9 月 14 日,GOSIM HANGZHOU 2025 大会盛大举行,超 1500 位一线开源开发者以及众多产业界、高校专家齐聚一堂,共探 AI 创新发展之路。大会紧扣 AI 产业发展脉搏,深入剖析当下 AI 产业范式转变趋势,从传统的算法驱动向数据、算力、场景深度融合的新范式演进。开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开源社区,开发者可共享代码、数据与创新思路,加速 AI 技术迭代升级。众多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基于开源框架,进行针对性优化与应用开发,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创新效率 。​

大会分论坛主题多元且前沿,涵盖 AI 模型、具身智能等热门领域。在 AI 模型分论坛,专家围绕大模型的训练优化、轻量化部署、跨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讨。例如,如何通过改进训练算法,减少大模型训练所需算力与时间;怎样对大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其能在移动端等资源受限设备上高效运行;以及探索文本、图像、语音等多模态数据融合路径,提升模型对复杂信息的理解与处理能力。具身智能分论坛聚焦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交互技术,如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导航、任务执行等。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的 “智源具身智能能力基座” 极具创新性,从数据、评测、计算三方面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在数据层面,构建大规模、多场景的具身智能数据集,涵盖机器人在家庭、工业、医疗等场景中的行为数据;评测方面,制定科学、全面的具身智能评测指标体系,准确评估智能体性能;计算上,提供强大的算力平台,满足具身智能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理论研究迈向实际应用 。​

2025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展示 AI 成果​

2025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沈阳成功举办,“工业大模型 + AI 智能体” 成为全场焦点。大型钢铁企业引入智能模型,对生产工艺进行深度优化。通过对炼钢、轧钢等环节的温度、压力、速度等海量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智能模型可精准调整设备参数,优化工艺流程。例如,在炼钢过程中,根据铁水成分、目标钢种要求,智能模型自动计算最佳的加料配比与吹氧策略,降低能源消耗 15%,减少次品率 10%,同时大幅降低废水排放,实现绿色高效生产 。​

养猪场利用 AI “智能兽医” 守护猪群健康。“智能兽医” 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猪的采食、饮水、运动、体温等生理状态,借助 AI 算法分析数据,能提前 3 - 5 天预测猪群疾病发生风险。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预警,并给出初步诊断与治疗建议,帮助养殖户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猪群死亡率,提升养殖效益。教育公司推出的 “AI 学伴” 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法。它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程度、考试成绩等数据,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学习计划,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料与课程。在学习过程中,“AI 学伴” 实时跟踪学习进度,进行智能辅导,解答疑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

大会不仅是成果展示平台,更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桥梁。众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借此机会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例如,某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工业大模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高校提供前沿理论支持,企业负责实际场景验证与产品开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大会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吸引国外企业、科研团队参与,促进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与 AI 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与我们探讨更多行业落地方式,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实践。